“路上的普通人也可以成为大禹”为什么这么说呢?答禹之所以为禹
“路上的普通人也可以成为大禹。”为什么这么说呢?答:禹之所以为禹,因为他能实行“仁义法正”的缘故。这样说来,仁义法正就有可以知道、可以做到的道理,这样说来,普通人都有能够知道仁义法正的材质,都有能做到仁义法正的条件,所以他能成为禹的道理是很明显的。现在如果以仁义法正为根本不可知不可做之理,那么即使是大禹也会不知仁义法正,做不到仁义法正。假使普通人根本没有能够知道仁义法正的材质,根本不具备做到仁义法正的条件,那么普通人就会在家不知道父子之义,在外不知道君臣的规矩。但事实并非如此。现在的普通人在家都知道父子之义、在外都知道君臣的规矩,这样看来,普通人有知道仁义法正的材质,能做到仁义法正的条件是显而易见的了。现在让这些普通人,用其知道仁义法正的材质,以及能够做到仁义法正的条件,本着仁义法正可知可做的道理去做,那么他们能成为大禹就是很清楚的事了。如果让普通人掌握道术的方法,努力学习,专心致志,认真思索,仔细考察,日积月累,积累善行而不停息,就会达到神明的境界,与天地相参。所以,圣人是通过积累仁义法正而达到的。
曰:“圣可积而致,然而皆不可积,何也?”曰:可以而不可使也。故小人可以为君子而不肯为君子,君子可以为小人而不肯为小人。小人、君子者,未尝不可以相为也,然而不相为者,可以而不可使也。故涂之人可以为禹则然,涂之人能为禹,则未必然也。虽不能为禹,无害可以为禹。足可以遍行天下,然而未尝有能遍行天下者也。夫工匠农贾,未尝不可以相为事也,然而未尝能相为事也。用此观之,然则可以为,未必能也;虽不能,无害可以为。然则能不能之与可不可,其不同远矣,其不可以相为明矣。
问:“圣人可以通过积累善行而达到,然而大多数人都达不到,为什么?”答:可以做而未必一定要这样做。所以小人能做君子,而不肯做君子;君子可以做小人,而不肯为小人。小人、君子,未必不可以互相做。然而不互相做,就因为可以做而不肯做。所以普通人有可能做大禹,那是一定的,普通人一定能成为禹,却未必如此。虽然不一定能成为禹,不妨碍他们可能成为禹。脚可以走遍天下,然而不曾有走遍天下的人。工匠、农夫、商人,未必不可以互相交换着做事,然而不曾互相交换。由此看来,那就是有可能做,但未必一定能做到;虽然不一定能做到,但不妨碍有可能做。如此,则能不能做到与有没有可能做,其间差别太大了。它们之间不能等同看待是很明显的。
尧问于舜曰:“人情何如?”舜对曰:“人情甚不美,又何问焉?妻子具而孝衰于亲,嗜欲得而信衰于友,爵禄盈而忠衰于君。人之情乎!人之情乎!甚不美,又何问焉?”唯贤者为不然。有圣人之知者,有士君子之知者,有小人之知者,有役夫之知者:多言则文而类,终日议其所以,言之千举万变,其统类一也,是圣人之知也。少言则径而省,论而法,若佚之以绳,是士君子之知也。其言也謟,其行也悖,其举事多悔,是小人之知也。齐给、便敏而无类,杂能、旁魄而无用,析速、粹孰而不急,不恤是非,不论曲直,以期胜人为意,是役夫之知也。
文:指一个人言语文雅不粗鄙,与礼义之“文”的“文”不同。类:有系统,有条理。
径:直接。省:少。
论:通“伦”。法:有法度。
佚:俞樾以为当读为“秩”,又通“程”,事物的标准,这是用做动词。
謟(tāo):荒诞,可疑。
- 青龙中营治宫室百姓失农时群上书曰“禹承唐、虞犹卑宫室而恶衣服[图]
- 所重民、食、丧、祭【译文】所重视的人民、粮食、丧礼、祭祀宽则[图]
- 后孟尝君出记问门下诸客“谁习计会能为文收责于薛者乎?”冯谖署[图]
- 《薤露歌》皑如山上雪皎如云间月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 卓[图]
- 《云麓漫钞》载浙西出产的茶叶湖州最好江南常州的要差一点湖州茶[图]
- 白刃白晃晃的刀刃指刀很锋利蹈踩踏君子之强内圣才能外王解题本章[图]
- 按照楚国的地理所谓“汉北”在郧阳、淅川一带北面正靠着秦国商于[图]
- .丧葬礼仪中的妻妾之别婚丧嫁娶都是封建时代家庭中的重大事件礼[图]
-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图]
- 按龙伯国人长三十丈又东得大秦国人长十丈又东得佻国人长三丈五尺[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