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供给万物以发展的契机,让它们自由自在地按照自己的天性发展变化,以它们自身的生命力,走完其生命历程,于是有春华秋实,有万物丰茂。不蓄意戕害,也不切切呵护,只是洒下阳光和雨露,只是流来相同的空气和带走既有的污垢以及按照相同的节奏送来季节和温度……因此“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之道,其实就是处世哲学,是人在社会生活中处理个体与外界关系的方法和应当遵循的原则,是一种共赢的技巧。
道者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所道:道路,规律。
“道”,不能有片刻背离;如果可以违背,那就不是“道”了。因此,品德修养高尚的人即使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能够保持谨慎警惕,即使在没有人听见的地方也深怀敬畏戒惧。
郑玄说:“道,就是道路,出入行走的必由之途。”
郑玄说:“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也。君子则不然,虽视之无人,听之无声,犹戒慎恐惧自修正,是其不须臾离道。”
孔颖达说:“圣人修行仁、义、礼、知、信以为教化。道者,开通性命,犹如道路开通于人,人行于道路,不可须臾离也。若离道则碍难不通,犹善道须臾离弃则身有患害而生也。”
孔颖达说:“君子行道,先虑其微。若微能先虑,则必合于道,故君子恒常戒于其所不睹之处。人虽目不睹之处犹戒慎,况其恶事睹见而肯犯乎?故君子恒常戒慎之。”
朱子说:“道者,日用事物当行之理,皆性之德而具于心,无物不有,无时不然,所以不可须臾离也。若其可离,则为外物而非道矣。是以君子之心常存敬畏,虽不见闻,亦不敢忽,所以存天理之本然,而不使离于须臾之顷也。”
深藏于我们内心的天性
君子之行,自觉自悟自律自警,心性诚笃,未曾有片刻违背道义,即使独处静室,也心存对天地神明的敬畏,摒除各种私心杂念的滋生与诱惑。孔子说:“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论语·里仁》)不论是通达顺遂还是身处困厄乖蹇,一时一刻也不敢懈怠,不敢放纵自己。无论日常事务如何繁杂,都能够排除外界的干扰,专注于内心的修养,凝神静修,永远保持心境平和宁静,须臾不离道义的准则。固守着,坚持着,精心地呵护着、培育着内心的美好道德,使内心回归明净,塑造真实美好的自我。
上天有知,大地有灵
杨震(?—公元者也4年),字伯起,东汉弘农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市东南)人。幼年时家境贫寒,但他勤奋好学,博学多才,“明经博览,无不穷究”,成为当时的大儒学家,开馆授学,有“关西孔子”之称。据说,曾有一只冠雀衔了三条鳝鱼,飞到他家的窗台上。他的学生看到后说:“老师,这种形状的鱼,据古书上所说,它的颜色与官服颜色相近,三条是表示三公的职位,老师以后一定会高升发达!”杨震听后,并不以为意,仍然潜心学问,不为所动。五十岁时,杨震被大将军邓骘推荐举为茂才,历任荆州刺史、东莱太守,迁太仆、太常、司徒等,位列三公。杨震做官清正廉明,不谋私利。从来不私下接见任何人,也不接受任何人的请托。有人看见他生活清苦,就劝他置办田地产业。他则回答说:“让后世称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让后世的人称我的子孙为“清白官吏的子孙”,这样的遗产不是很丰厚吗?)